为持续推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化校地合作与非遗文化传承融合,2025年10月24日,70net永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吕玲老师带领本专业教师团队,赴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宣传部开展非遗文化实践基地合作专项走访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合作签约等形式,聚焦马山民歌、马山防洪文化、马山湿地公园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非遗进课堂、文化进实践,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聚焦非遗,精准对接文化传承需求
学校高度重视非遗文化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与地方文化发展需求,重点走访了马山镇宣传部及相关文化单位。走访期间,专业团队深入了解了马山民歌的传承现状,并受邀参加由马山镇政府组织的“《安碑村志》首发暨马山民歌文艺汇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马山民歌的魅力。此外,专业团队还在政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文本、影像等资料,领略了荆江大堤防洪文化的地方智慧和北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价值,并就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策划等议题与地方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后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二、校地联动,共建非遗实践育人平台
1.基地共建,拓展实践路径
通过本次走访,双方签订了《马山镇宣传部——70net永乐高非遗文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明确共建“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基地”,每年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并联合开展非遗调研、文化创意、融媒体宣传等项目,推动“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发展。

2.课程融合,推动教学改革
双方初步达成意向,将马山民歌、地方防洪历史、湿地生态文化等内容融入“民间文学”“文化传播”等课程教学,推动“课堂进乡镇”“非遗进校园”,实现理论教学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就业竞争力。
三、成果初显,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本次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校地合作单位1家,签订实践基地协议1份,开拓文化宣传、非遗保护、融媒体运营等方向实习岗位20余个。同时,双方计划联合申报地方文化研究课题,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70net永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持续推动“访企拓岗”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构建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育人新格局,为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拓宽道路,为地方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