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下午2:30,汤湖图书馆在报告厅举办了《张爱玲传奇》文学讲座,由70net永乐高副教授吕玲主讲,带领读者深入探寻这位民国才女的文学世界与人生传奇。

张爱玲(1920-1995),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没落贵族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为李鸿章长女。童年张爱玲即显露出非凡文学天赋。
讲座讲述了张爱玲复杂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母亲黄逸梵出国游学、父母离异、与姑姑张茂渊共同生活等,这些经历塑造了她独立、孤傲的性格和敏锐的观察力,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爱玲于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经面世便引起文坛关注。随后,《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结集为《传奇》于1944年出版,上市四天即销售一空,使她成为上海沦陷区最走红的作家。
吕玲介绍,张爱玲已出版作品包括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半生缘》《怨女》等。1952年离开上海后,她于1955年移居美国,创作多部英文小说,晚年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讲座解析了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张爱玲善于挖掘人物的心理深度,对人物心理挖掘最深刻、最触目惊心的当属《金锁记》。”吕玲概括了张爱玲创作的四大特征:对大家族生活及其人物的细腻描写;叙述方式具有《红楼梦》风格,善于通过细节构建生活场景;作品情调悲凉,多为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古典小说的根底”与“市井小说的色彩”完美融合。
“张爱玲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语言介乎新旧雅俗之间。”吕玲认为,张爱玲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市民立场,她直面生活,执着于艺术表现,将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敏锐的艺术感觉结合,使其作品具有展现人性世界的艺术魅力。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与人性幽微。汤湖图书馆也希望通过举办此类文学讲座,为广大读者搭建一个与经典对话的平台,让书香浸润心灵,让阅读照亮生活。
(来源:汤湖图书馆官微:https://mp.weixin.qq.com/s/0AIqaSSq8h0oDge6IAOq3g)